从企业注册到首台产品交付使用,广东龙维新电科技有限公司仅花了三个月时间,从落地投产到现在提出厂房面积必须迅速翻倍拓展,同样只是花了三个月时间,是什么让一家企业能实现如此高效的快速成长呢?记者今日就深入生产一线去一探究竟。
在火炬开发区沙边路的一处工业园内,过千平方的生产车间内,现场工人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安装调试。
企业负责人说,他们当天正准备交付一批70台套的新型电容柜,不少客户更在迫切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交付安装。是什么新型电容柜这么大受厂企欢迎呢?
广东龙维新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开说:“ 这个柜子叫小体积数字柜,任何电的参数,包括电流、电压、功率因素、电量、谐波电流等,所有的参数都将在这个十寸屏里面显示出来。”
王玉开说,过往企业出现用电故障,需要排查的时候,往往需要把生产线停下来,快的一两个小时,复杂的可能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。但他们把所有参数实现数字化后,哪条线路出现故障,包括是什么故障,例如过载或短路,抑或是温度过高等,基本都能一目了然,电路故障查找基本能实现“秒查”。
除了技术上的智能化,他们制胜的另一法宝还在于创新性的“小”字,即他们把各种功能组件实现模块化,将各个不同组件设计为细小的抽屉式结构,在同样的用电需求前提下,他们的技术能将传统电容柜的体积减少至少3成以上。
王玉开说:“ 一个柜子能够减少那么多体积,就减少了很多用材,用铜用少了,用铁用少了,如果加上水泥砂浆等加工工业,那就是减少了一吨碳排放量。”
目前,该企业的研发成果已经申请了二十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,填补了行内小体积数字化的技术空白。而且最为关键的是,他们这次为中山带来的技术革命,能帮助厂企在处理故障的时候,不用再出现停机整修的情况了,哪个环节出现问题,可以直接打开“抽屉”,对故障模块进行带电更换即可,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不间断生产时间。
据介绍,以上个月坦洲一家电子厂为例,由于厂内的老式供电系统崩溃,停机带来的损失让企业几乎难以承受。在接到求助后,他们只是花了一个多小时,就让企业临时恢复生产,在24个小时内,为企业的供电系统实现了全新的数字化改造。
王玉开说,从4月份首台设备落地到目前,他们已经交付了过千台套产品,使用领域涵盖了厂企、商厦和学校等各种用电场所。订单的迅速飚升,让他们的厂房用地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,目前他们正想方设法翻倍扩充生产场地。
与此同时,王玉开正与他们的团队针对更为优化的用电解决方案,构建从电柜到云的融合,帮助用户实现电柜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开启企业的数字化用电管理新时代。
记者:区球章、吴剑文
编辑:张美宝
二审:苏文颖
三审:叶倩儿